来源: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
2024年12月4日至5日,2024(第十一届)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 · 年度峰会在天津成功召开。本届年度峰会由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主办,东疆租赁研究院和中国东疆租赁产业(人才)联盟联合主办。
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被誉为租赁届的“达沃斯”。本届年度峰会参会机构超260家,参会嘉宾超800人,近百位嘉宾进行了主旨演讲和圆桌讨论,以“发力'两新'租赁,助力先进产能”为主题。
12月4日,浦银金租董事长王鹏出席本届年度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演讲的主题是《转型驱动“两新”租赁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王鹏指出,租赁公司积极参与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发挥好金融资源的引导带动作用,助力新技术升级、新工艺落地、新理念普及、新思维开拓,是推动“两新”落实落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性策略。
王鹏表示,发挥融资租赁专业优势,贯通融合成为设备“生产者”和“使用者”有机连接,租赁公司可以从三方面发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二是发挥特色功能,精准服务实体经济;三是加强贯通融合,优化资源配置。
王鹏认为,凭借产融结合的天然优势以及“两新”政策的产业东风,三个方向带动租赁服务体系转型升级,一是确立全方位的专业化经营理念;二是提升对资产的专业化经营水平;三是构建租赁特色化营销路径。
浦银金租董事长 王鹏
以下为嘉宾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受邀参加第十一届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首先,我谨代表浦银金租,对本届竞争力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与会领导及嘉宾致以诚挚的敬意!
本次年会以“发力‘两新’租赁,助力先进产能”为主题。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的通知》。在一轮接一轮的政策浪潮下,以“两新”为具体抓手,以产业升级为具体目标,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战略的系统性蓝图规划逐渐清晰。
过程中,金融租赁作为构建实体经济融资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借助“两新”政策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金融租赁产融结合、融资融物的天然功能优势,不断突出专业化、特色化经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每一位融资租赁从业者应该深入思考、付诸实践的问题。
今天,我主要围绕“转型驱动‘两新’租赁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谈谈当前租赁公司加快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性和优势,以及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的着力点,分享几点关于专业化、特色化经营的思考。
一、把握内涵、深度融合,以创新转型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居民、企业两部门同时收缩资产负债表,社会通胀效应也较为疲弱,稳增长、扩内需成为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直接政策目标。从党中央、国务院、各部委一揽子政策措施来看,以加强生产性的国力作为中介目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内循环体系是我国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
在宏观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新质生产力就有了它的生命力。一方面是中低端制造业向中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中高端制造业进一步向前瞻性领域的大胆创新;另一方面则是价值链上各类新场景的融合。换言之,如果融资租赁行业能够借助“两新”的政策趋势,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提高金融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打通供应链上的关键瓶颈,实现国内大市场和国际贸易市场供应链上的场景融合,将能有效焕发租赁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曲线。 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融资租赁行业已经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规模达4.18万亿,同比增长10.49%。
借鉴已有经验,在充分理解党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质生产力的深刻阐述的基础上,租赁公司积极参与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以及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中,发挥好金融资源的引导带动作用,助力新技术升级、新工艺落地、新理念普及、新思维开拓,是推动“两新”落实落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性策略。
二、顺势而为、先立后破,以专业优势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融资租赁因物而生,与“两新”行动高度契合,深度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不仅是租赁公司立足功能定位和自身禀赋,响应国家及监管号召的积极体现,更是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次《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 25%以上”目标。随后,国家及全国各地的各领域设备更新政策持续发布,针对企业的相应补贴政策、专项资金也相应出台。其中,其中天津、上海、广东、浙江、江苏、重庆、山东、湖南、湖北、安徽等地政策均提及融资租赁。在系列保障政策的支持下,预计本轮设备更新带动的额外投资规模约为1.1万亿,7个领域将额外多增9000亿,其中2024年将多增4700亿。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融资租赁行业的优势所在,面对如此巨大的新增市场,设备租赁产业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那么融资租赁行业尤为关注哪些领域?如何通过贯通融合成为设备“生产者”和“使用者”有机连接?顺势而为,发挥融资租赁专业优势,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正成为越来越多租赁公司的选择。总的来说: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租赁公司需从战略高度深刻把握本次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核心价值与深远影响。这不仅是一项促进经济循环畅通、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更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租赁公司应全面、深入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金融服务紧密贴合实体经济需求,将“金融为民”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能够站在服务国家大局的角度,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要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因地制宜地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鼓励和支持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自主性的技术创新项目,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助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是发挥特色功能,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租赁公司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紧密围绕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及标准提升这四大行动,精准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和消费升级的需求。在设备更新领域,通过创新融资租赁产品,为制造业企业提供灵活多样的资金支持方案;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利用汽车租赁产品,引导和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促进市场繁荣;在回收循环利用环节,探索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在标准提升上,通过金融支持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产业升级。通过这些特色金融功能的发挥,租赁公司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还能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展现更大作为。
三是加强贯通融合,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强化与地方党委政府、行业平台的协同合作,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确保能够充分理解和利用各项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在此基础上,租赁公司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扬长避短,精准施策。通过深入分析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同时,加强内部资源配置,确保资金、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向重点业务领域倾斜,形成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未来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融资租赁行业将迎来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通过运用这些技术手段,租赁公司可以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拥抱变化、向“新”而行,以质效提升带动租赁服务体系转型升级
凭借产融结合的天然优势以及“两新”政策的产业东风,融资租赁正逐步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中观产业趋势变迁下,租赁公司应紧抓业务机遇,修炼经营内功,实现政策要求与客户需求的高效对接。具体来说,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确立全方位的专业化经营理念。金融租赁公司要树立转型发展理念,重点关注业务模式的转变,从单一的资金运营商向综合性融资服务提供商转变,从“融资”向“融资+融物”转型,由“类信贷”向“真租赁”转型,坚定回归产业租赁和直租。另一方面,要树立产业发展理念,在大规模设备更新聚焦的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7大领域的基础上,结合监管“三张清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持续提升业务经营专业化能力,在产业链条中积极布局,围绕核心企业或资源平台,运用供应链金融思维广泛拓展优质客户,打通客户上下游联动脉络,建立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二是提升对资产的专业化经营水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租后管理可视化程度,通过锁定租赁物的所有权与处置权,对租赁物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管控,实现设备资产“看得准、管得牢、用得活、卖得好”的总体目标。要建立高效顺畅的外部市场对接模式、租赁物处置渠道和第三方估值体系,充分掌握租赁物直接创造现金流的能力和趋势,设定与租赁物相匹配的风险监控指标和阈值目标区间。持续提升对实物资产残值处理能力,依托本轮设备更新“鼓励先进、淘汰落后”的整体布局,选取“通用性高、耐用性强、取回便捷、交易灵活”的适格租赁物,拓展产业与金融相融合的增值服务,打造经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构建租赁特色化营销路径。结合国家已出台的能效、排放标准及相关技术装备目录,以重点行业的更新改造技术工序及涉及装备为突破口,通过银租协同、租租联动、厂商合作等渠道,对照相关行业的现有能效、排放等标准获取客户更新需求,打造客户营销新路径。同时,充分借助数字化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批量化客户精准营销,以数字化促进业务发展第二曲线的发现,以业务驱动数字化迭代升级,形成业务和数字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最后,我还想强调的是,融资租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议题。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租赁公司应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工作,确保行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通过积极推动绿色租赁、环保租赁等业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融资租赁行业将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积极贡献。
各位同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融资租赁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让我们携手并进,以专业化、特色化经营为翼,驱动设备更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租赁行业必将开创更加辉煌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