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
2024年12月4日至5日,2024(第十一届)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 · 年度峰会在天津成功召开。本届年度峰会由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主办,东疆租赁研究院和中国东疆租赁产业(人才)联盟联合主办。
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被誉为租赁届的“达沃斯”。本届年度峰会参会机构超260家,参会嘉宾超800人,近百位嘉宾进行了主旨演讲和圆桌讨论,以“发力'两新'租赁,助力先进产能”为主题。
12月4日,交通银行首席专家、交银金租董事长徐斌出席本届年度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演讲的主题是《提质升级谋转型、守正创新向未来——为租赁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徐斌表示,转型创新是租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租赁行业转型呈现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具备强烈的内生性动力,并拥有巨大的成长性空间。
徐斌认为,在租赁行业的转型发展过程中,要大力推动组织创新,筑牢转型之“基”,持续深化风控创新,铸就转型之“魂”,不断加强产品创新,打造转型之“器”,推动行业在转型创新进程中不断释放优势。
徐斌表示,租赁行业转型创新必须坚持以国家战略为导向,守正创新,以租赁本源为核心,切实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是拥抱绿色,深度融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租赁行业培育新质生产力;二是风劲扬帆,通过境内外SPV开展境内设备出口租赁、离岸设备租赁等方式,帮助中国企业解决海外市场设备租赁需求,助力中国企业“出海”远航;三是提前谋划,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参与低空经济未来产业发展。交银金租作为国内金融租赁行业的领军企业,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与行业同仁携手共推租赁行业全方位转型创新,共建租赁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交通银行首席专家、交银金租董事长徐斌
以下为嘉宾演讲实录:
尊敬的范少军副市长、唐力局长、李彩良书记,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天津市委市政府以及东疆管委会一直以来对交银金租的关心指导,也感谢大会组委会的邀请,很高兴能在一年一度的租赁行业盛会中与各位再次相会,共话行业发展未来。今天我交流的主题是“提质升级谋转型、守正创新向未来——为租赁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重点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做分享和探讨。
一、察势观道,转型创新昭示租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每个产业、每个企业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往前走。转型发展不仅是租赁行业落实金融工作三项任务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租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唯有不断强化深化转型创新,才能把准、把稳、把牢功能定位,更好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实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一)租赁行业转型呈现明显的时代性特征。
在宏观层面,近年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黑天鹅”事件不断出现,经济增长不确定性持续加大,同时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并正向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创新推动为主进行转变。租赁行业的转型也需要在经济转型新趋势、新结构下寻找新的增长源泉。
在政策层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拉开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而从行业角度监管看,以金融租赁行业为例,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先后印发的149号文、12号文和8号文,新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以及三项清单等,都旨在着力引导行业聚焦租赁本源促进转型发展,推动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在技术层面,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不仅对租赁行业的业务领域和服务对象带来革命性变化,也对租赁行业的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带来深远影响。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环境也是租赁行业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化转型发展的另一个时代主题。
(二)租赁行业转型具备强烈的内生性动力。
“鸡蛋向外打破才是生长。”在时代之变的十字路口,租赁行业自身也在谋求深刻转变,主动拥抱时代、顺应变革。成长的艰辛与不易我们都有切身感受,但正是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创新的心无旁骛、步履坚定,让我们历经山重水复的辗转反侧,欣然迎来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
根据行业协会的公开报道,近年来,租赁公司在绿色产业以及小微、民营和科技型企业等领域的投放逐年增长。
《2024中国绿色租赁年度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绿色租赁市场总体规模已突破1.6万亿元,绿色租赁发展指数为111,绿色租赁营业收入增长36.9%。
此外,中登网数据也显示,在2023年新增融资租赁登记中,售后回租登记数量同比下降3.6%;直接租赁登记数量同比增长1.7%,占比14.8%,虽然占比仍不高,但行业加速转型的信心与决心已得到充分彰显。
以金融租赁行业为例,2023年直租业务投放金额达2815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63%,远高于整体业务平均增速。年末融资租赁业务中的直接租赁资产余额首次突破4000亿元达4194亿元,近五年来首次增长突破20%达21.63%。
(三)租赁行业转型拥有巨大的成长性空间。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为以设备融资为“看家本领”的租赁行业带来重大机遇。《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工信部、交通部等也相继出台系列细化方案。根据国家发改委测算,这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
同时,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无疑是租赁行业转型的重要着力点。仅以科技金融领域的算力产业为例,据预测,2025年中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4.4万亿元,算力关联产业规模可达24万亿元。而在绿色金融领域,据估算,2021到2050年,中国在绿色低碳领域的投资需求总额将达487万亿元,年均投入超16万亿元。而大量新型设备的投融资必将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
二、苦练内功,转型创新积蓄租赁行业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
租赁行业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而这尤其考验我们的内在创新能力。组织创新、风控创新、产品创新应运而生,推动行业在转型创新进程中不断释放优势。
(一)大力推动组织创新,筑牢转型之“基”。
组织的进化往往是企业成长和创新的重大瓶颈。交银金租坚持“内外兼修”、“双向发力”,不断深化组织层面创新引领,推动“二次创业”转型创新行稳致远。
对内,公司聚焦新基建、新能源、科技租赁等新赛道,坚持“以战谋建、以建促战、战建结合”策略,创新推出设备租赁领域“地区+行业”的矩阵式展业模式,创新成立新基建(新能源)、科技(普惠)租赁业务部两个专业部门。同时,创新设立以全要素计价考核为核心的奖金发放、等第评定、评先评优、职级晋升的“四位一体”绩效激励机制,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全面人才评价激励体系。
对外,公司积极牵头组建中国航运租赁创新联盟,协同船级社、保险公司、海事服务等各类机构打造航运产业“朋友圈”,促进金融服务、船舶设计、建造、入级、登记、运营、咨询等全链条各要素集聚共振。公司还牵头成立金融租赁服务集成电路创新实验室,汇聚专业资源,有效实现对集成电路领域六大环节业务全覆盖。
(二)持续深化风控创新,铸就转型之“魂”。
作为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控制能力是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发挥“融资+融物”特色优势,有效平衡业务转型过程中的风险与收益,是每一家租赁公司都需要解答的重要课题。
对此,交银金租围绕国家战略,针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转型创新重点领域,适配差异化授信支持,合理优化不良容忍要求及考核指标,完善风险偏好和传导机制,有力推动“敢租、愿租、能租、会租”。公司还与二手设备评估和处置机构深化产融合作,加强互利共鉴,搭建资产对接管理平台,切实提高租赁物资产管理和风险处置能力。
同时,公司深入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全面启动数字化提升工程,首创开发航空航运风险管理平台,并先后上线机队碳排放分析系统及设备资产管理系统等,扎实推进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
(三)不断加强产品创新,打造转型之“器”。
产品创新是企业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创新方式,租赁公司也需要通过优秀的金融产品来触达目标客群、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多家金租同业推出了“阳光租”、“站易租”、“光易租”、“容易租”、“浦惠租”、“购易租”等创新产品,展现了创新活力。交银金租作为金租行业的领军者,也始终以创新为使命,持续引领行业新风向。
以监管发布的项目公司业务正面清单八个领域为例,公司已先后完成金租公司SPV项下航空租赁、航运租赁、集成电路直租、算力设备跨境租赁、集装箱租赁等5项行业首单。公司还先后创新推出“快易租”“信易租”“智易租”等系列科技租赁产品,9月末,科技租赁业务余额278亿元,较年初增长31%,服务科技类企业165户,较年初增长53%。
公司“优能租工商业分布式电站1+N产品”成功入选“首届全国绿色租赁年度创新案例”。公司还先后落地首单金租公司挂钩可持续发展指标的LNG船舶融资贷款、首单国债担保项下自贸区跨境融资、首单金融机构ESG自贸区离岸债券(明珠债)等多项业务创新。
三、有的放矢,转型创新开辟租赁行业高质量发展广阔蓝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对租赁行业而言,守正创新,必须坚持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租赁本源为核心,切实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拥抱绿色,深度融入大规模设备更新。
提高设备在技术、能耗、排放等方面的应用标准,既是顺应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租赁行业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活力源泉。
以钢铁行业为例,当前,我国锅炉年能源消耗量和电机年耗电量巨大,若更新后工业锅炉平均运行热效率、电机平均运行能效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年节能量约6000万吨标准煤,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6亿吨。今年6月,交银金租成功与邯钢能嘉合作落地钢铁行业首笔转型金融业务,助力企业在不增加杠杆率的情况下,实现绿色化转型与轻资产运营。
在航运领域,据预测,到2030年,随着全球环保法规的严格实施,约35%至70%的船舶可能被迫退出市场。交通部也正在推进实施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从去年末相关数据来看,我国存量水上运输船舶约12万艘,更新改造潜力巨大。交银金租积极把握绿色航运发展趋势,今年绿色船舶业务已超过 270亿元,占比75%,三季度末航运绿色船舶租赁资产余额733亿元,占比近半。
(二)风劲扬帆,助力中国企业“出海”远航。
2023年,中国货物出口总额达23.8万亿元,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一。
作为全球最大金融船东,交银金租积极连接境外船东和国内造船企业,已累计在国内各大船厂订造超过180艘船舶,订单金额合计超过850亿元人民币,持续助力我国造船业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4年位居世界首位。今年,公司又成功落地业内首单通过中资船厂、中资金融租赁公司、中资航企等多方合作共同打造的汽车运输船“国家队”创新项目,为中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贡献力量。
今年1-10月,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为1591亿美元,增幅达12.8%;我国直接投资的非金融类境外企业数达7960家,较上一年增长1376家,增幅21%为历史之最,对外投资并购涉及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17个行业门类,其中制造业并购金额77.2亿美元,位居首位。在中国企业的“出海”浪潮中,租赁行业有能力充分利用自身的制度、渠道、资源优势,通过境内外SPV开展境内设备出口租赁、离岸设备租赁等方式,帮助中国企业解决海外市场设备租赁需求,不断扩展“走出去”的“宽度”,强化“走得好”的“深度”。
(三)提前谋划,积极参与低空经济未来产业发展。
2024年被视为“低空经济元年”。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及低空经济。在国家政策持续发力下,各地纷纷加速布局,目前已有20余个省区市超100个城市发布了相关政策。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已达5060亿元,增速高达34%,其中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达1174亿元,同比增长32%,eVTOL产业规模达9.8亿元,同比增长77%。
随着政策落地,我国低空经济发展也将进一步加速。相关预测显示,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接近3.5万亿元。2030年,我国eVTOL市场保有量将突破10万架,无人机产业有望率先进入万亿规模量级。
近年来,在“高空经济”中耕耘多年的租赁行业也已准确察觉和把握到新的机遇,已有多家公司与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交银金租近期也将与低空经济龙头企业峰飞航空达成战略合作,协同共助低空经济加速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望未来,交银金租愿继续秉承开放合作理念,与在座各位共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勇担时代重任,深化合作交流,双向奔赴、彼此赋能,携手共推租赁行业全方位转型创新,为共建租赁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