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金融琅琊榜:中远海发

张翔
2024-07-15

来源:竞争力论坛

作者:张翔 研究员


航运金融琅琊榜》系列策划


船舶资产,被普遍认为是租赁公司的“压舱石”。

近年来,加码、新进船舶板块的租赁公司数量大增。根据克拉克森统计,截至2022年年末,共收录了83家中国租赁公司开展船舶租赁业务。船舶租赁业务门槛高、周期长,学习优秀同业经验尤为重要。

基于此,竞争力论坛推出“航运金融琅琊榜”系列。每周一家标杆同业,对其商业模式、成长路径、发展经验等进行详细梳理,以期“树立行业标杆,总结成功经验”。


中远海发


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发”),成立于1997年,总部设在上海,是一家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的公司,企业注册资本人民币135.73亿元,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运”)旗下核心产业之一。


中远海运,是全球综合运力最大的航运企业集团,截至2023年末,中远海运经营船队综合运力1.16亿载重吨/1417艘,排名世界第一。它旗下,也有着中远海发、中远海控、中远海科、中远海能、中远海特等一众上市公司,在航运、码头、物流、航运金融、修造船等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


而中远海发,便是中远海运集团所属专门从事航运物流产融运营的公司,围绕航运物流产业主线,中远海发以集装箱制造、集装箱租赁及航运租赁业务为核心,以投资管理为支撑,实现产融投一体化发展。根据公开信息显示,目前,中远海发集装箱租赁板块管理规模约380万TEU,船舶租赁板块管理规模是140多艘船舶。


1、经营概况


围绕集装箱制造、集装箱租赁、航运租赁以及投资管理四大业务板块,2023年,中远海发实现营业总收入157亿元,同比下降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64%。


营收利润的下降,主要源于航运市场的周期性波动,带来集装箱市场的需求下滑,因此,中远海发在集装箱制造、集装箱租赁两大业务板块收入都有所减少。


2023年,中远海发集装箱制造业务实现营收106亿元,同比下降49%;集装箱租赁业务实现营收50亿元,同比下降9%;船舶租赁业务实现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3%。


今年4月,中远海发公布其一季度业绩,公告显示,一季度,中远海发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超4亿元,同比增长12%,又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2、资产结构


公开信息显示,基于中远海发目前的四个业务板块,其中:


集装箱制造板块,中远海发目前年产能大约144万箱TEU,其中120万是干箱的产能,24万是冷藏箱的产能,产能居全世界排名第二。


集装箱租赁板块,中远海发目前管理规模在380万IEU左右,全球排名第三,中国第一,出租率高达99%。


船舶租赁板块,中远海发目前管理规模是140多艘船舶,其中106艘是经营性租赁出租给集团内部的兄弟单位,剩下四十多艘的船舶是对外集团外部进行融资租赁。


最后一个业务板块是投资管理板块,持有一些金融机构的股权,一些科技公司股权以及若干的股票。


3、经营策略


近年来,面对全球航运市场的不确定性,中远海发所采取的策略,便是聚焦“产融投”功能,从数字智能与绿色低碳两方面着手,不断强化科技创新驱动。


数字化转型方面,2023年,中远海发积极推动集装箱造、租、用一体化数字供应链服务生态打造,有效赋能产业链。同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全年,中远海发累计研发投入超过 2.15 亿元人民币,合计提交专利申请 192 件,共获得授权专利 122 件。


绿色低碳方面,中远海发持续推进航运产业链绿色低碳生态,打造建设绿色造箱,寰宇EPD(环境产品声明)平台建设稳步向前,为探索制定集装箱行业碳足迹核算规则和绿色低碳集装箱行业标准奠定初步基础。为配合集团船队绿色转型,2023年,中远海发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投资(包括手持订单)占比达5%,争取2025年达到25%,2030年达到40%。


除此之外,中远海发带息负债以美元债为主,在美联储不断加息的背景下,中远海发通过逐步压降负债规模、调整债务结构、探索新型融资渠道等,多措并举,在资金端为自身的发展提供稳健保障。


展望未来,中远海发将立足产融结合,从市场新局中厘清发展脉络,围绕多元化、绿色化、数智化及全程化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