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竞争力论坛
作者:高小月 竞争力论坛首席研究员
《租赁观察》专栏
4月30日,中租控股股价来到172.5新台币,市值约为600亿元人民币,要高于国银金租(247亿元)+江苏金租(220亿元)+海通恒信(70亿)的总市值(统计数据截至4月30日),可以说是租赁第一股。
中租控股发端于1977年,至今已有47年历史。实际上,中租一直在以信贷思维做租赁,也并不看重租赁物的风险缓释作用。中租对于租赁的认知是,当银行没办法支持解决企业资金问题时,可以由融资租赁公司来补充,融资租赁行业的价值就体现在提供资金来源、提高企业生存率。也就是说,中租定位是银行之外的劣后资金。
为何跟银行一样做信贷,中租仍然能做到行业第一股?中租一直被视为中小租赁业务的王者,围绕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资金,包括原材料、机器、厂房、设备、应收账款、存货等各个环节。但考虑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周期问题,租赁公司认为劣后往往意味着高风险。
从财务表现来看,在大陆深耕的仲利租赁能够年赚30亿,达到25%以上的ROE,获得持续的高收益回报。2023年报显示,仲利核销呆账约29亿新台币(换算人民币为6.5亿元左右)为近年最高,但持续扩张的营运据点,也显示了中租认为地区风险仍在可控范围内,收益足够覆盖当下的坏账。
正如中租掌舵者所言,中租最厉害的就是风险管理,风控做好了,利润就能慢慢地展现出来,基于风险管理需要,中租非常重视纪律。实际上,从全球标准来看,中租控股的违约率其实很低,2023年其资产组合的违约率在5%左右。
中租的经营策略主要是两点:产品差异化和产品在地化。同时基于在中小租赁领域的深耕,中租积累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征信资料,这些数据帮助它持续改善内部信用风险模型。
产品差异化,即透过差异化发掘利基市场,专注经营每一个利基市场并做到最大,再集结各项的利基市场,创造出经济效益,如同中小企业融资、小车、卡车、飞机、船舶、消费融资、渔业融资,再到太阳能电厂融资与投资,每一项产品都是从既有服务中不断演进,做精、做深、做大,做到产业的标竿。这种差异化策略被认为是中租经营策略的根本。
产品在地化,即从点、线、面快速服务客户,并串联上下游产业链,带动企业成长。
从具体风险管理操作来看,中租一般不是看公司财报,会先查对方的水费、电费账单,确认数据是否跟着产能走,再将原物料订单是否与营收匹配、不同业务数字的逻辑是否能串联起来等,也正是这种“扎根”策略,让中租业绩一直能稳步向前,即使是疫情期也几乎没有衰退过,保持稳健增长。
随着更多同业下沉中小微市场,仲利能否凭借中租模式保有市场地位?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