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跨境租赁“实力圈粉”

秦茹静
2024-04-30

来源:竞争力论坛

作者:秦茹静 研究员


租赁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跨境租赁业务正在“实力圈粉”。


近日,工银金租在法国图卢兹交付一架全新空中客车A321NEO飞机,成功落地业内业内首单离岸人民币境外飞机融资租赁业务


该项目承租人为全球头部航空公司,项目投放和租金收入均采用离岸人民币。


这不仅是租赁行业在飞机跨境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上的一次重要尝试。


以资本跨境流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当前,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地位已经上升。据央行统计数据,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从2009年的3781亿元增至2022年的42.4万亿元。2023年,人民币在境内非银部门中的跨境结算占比于3月首次超过美元,并于上半年份额占比达到57%。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今年3月人民币国际支付占比升至4.69%(前值为4%),创下Swift去年7月建立新基准以来的最高水平。根据Swift数据,自11月以来,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四大交易货币。


离岸市场上,近两年人民币国际化的表现也有不少亮点。2022年以来,央行先后在老挝、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巴西新设人民币清算行,海外人民币清算网络持续优化。2022年末,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余额约1.5万亿元,已接近2014年的历史高位。


2022年以来,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框架进一步完善,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2022年1月,央行、外汇局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贷款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将银行境外人民币和外汇贷款业务纳入统一管理,拓宽银行境外人民币贷款业务范围,进一步支持和规范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境外贷款业务。


在国际上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融资租赁一头连着资金,一头连着产业,能够以资本跨境流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深度参与跨境金融业务各细分领域。


2023年10月,广东印发《广东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联动港澳深化跨境合作,探索跨境租赁资产交易,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融资租赁中心。2024年2月,上海发布《上海市落实〈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的实施方案》,指出支持融资租赁公司开展租赁资产转让业务,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探索融资租赁资产跨境转让并试点以人民币结算。


多笔人民币跨境租赁业务成功落地


在美元利率处于高位的形势下,利用离岸人民币资金成本优势,结合融资租赁创新结构,拓展境外优质企业人民币融资已成为业内新的业务机会。


“近年来,租赁公司通过自身或专业子公司、境内外SPV等,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有序开展了飞机、船舶以及车辆、工程机械、集装箱设备等跨境租赁项目,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功能优势不断凸显。”交银金租董事长徐斌如是说。


2024年2月,招银金租完成了载有上亿元总值的内燃机车货船实现出海,这也是国内首单铁路机车设备人民币跨境租赁业务落地。


船舶领域,租赁公司也有多笔业务落地。2023年,浙银金租通过SPV公司与一家境外航运公司完成了一艘多用途船舶跨境人民币售后回租业务,项目金额3250万元。农银金租与农行福建分行、天津分行等多方联动,“Min Lu”轮LNG运输船在香港顺利交割,成功落地首笔跨境绿色人民币船舶租赁项目。


2024年,工银金租与山东港口航运集团设立在香港的航运公司达成“新永安”轮的跨境人民币租赁业务。海晟金租与汉洋海运旗下境外SPV,落地完成一艘散货船跨境人民币结算国际船舶融资租赁业务。中航租赁通过旗下航运子公司纽航租赁落地海南自贸港首单跨境人民币结算船舶融资租赁项目,标的船舶为一艘执行全球航线的7.6万吨巴拿马型散货船。


投放和租金收入全部采用人民币结算,节省外汇买卖成本,并充分利用国内人民币低成本优势,开展融资租赁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不仅能够较好地规避汇率波动风险,也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当前美元融资成本走高的背景下有效降低客户融资成本。


除开展跨境租赁业务,租赁公司也通过跨境资金解决其自身的筹资问题。2023年9月,厦门金租与集友银行成功落地首笔跨境人民币借款业务。该笔业务为厦门自贸区首笔非银金融机构跨境融资业务,标志着厦门自贸区非银金融机构与境外银行资金融通渠道顺利打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