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论坛首席研究员高小月:产业租赁转型—数据与趋势

2024-12-13


来源: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


2024年12月4日至5日,2024(第十一届)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 · 年度峰会在天津成功召开。本届年度峰会由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主办,东疆租赁研究院和中国东疆租赁产业(人才)联盟联合主办。


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被誉为租赁届的“达沃斯”。本届年度峰会参会机构超260家,参会嘉宾超800人,近百位嘉宾进行了主旨演讲和圆桌讨论,以“发力'两新'租赁,助力先进产能”为主题。



12月5日,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首席研究员高小月出席本届年度峰会“产业租赁破题:新赛道与新模式”主题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她演讲的主题是《产业租赁转型——数据与趋势》


高小月指出,产业租赁转型面临外部约束和内部压力,包括租赁物合规问题、业务结构调整要求以及资产端内卷竞争和息差下降问题。在这些约束条件下,租赁公司需要思考回租额度分配、利润最大化以及直租上量等问题,而资源禀赋如风险偏好、资金和机制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租赁公司可选择的路径。


高小月认为,从数据角度看,租赁行业的资产投向和结构调整显示出能源、制造、交通是热门方向。新赛道、新模式既要挖掘新产业方向,也要从传统赛道深耕中创造新增长。特别是航空器、船舶、车辆机械、中小微工业设备等租赁物及其所在市场具有明显特征,且已有租赁公司探索出成熟可实践的模式。


高小月表示,在观察到的租赁行业产业转型的三种路径探索中,专业化是金租破局转型的必达条件,需要抓住设备核心、找到适租场景、开发标准产品。同时,回归设备融资,专注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也是一条重要路径。


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首席研究员 高小月


以下为嘉宾演讲实录:


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产业租赁转型——数据与趋势。


基于竞争力论坛一直以来对租赁行业的关注和研究,今天我会从三个方面分析当前行业向产业租赁转型的现状特点。


首先分析下转型的大背景。


外部约束来看。主要是三点必须要考虑的要素。首要的就是租赁物合规的问题。从12号文的构筑物压降、8号文的严禁非设备回租、到三项清单。合规租赁物的范围逐渐清晰、特征明确。推动租赁公司将投放重心从政信转向实体、从大单构筑设施转向中小制造业设备。


让大家倍感压力大的第二点是对业务结构调整的要求,直租投放的比例需大幅提升。这对租赁公司的营销能力建设、风控能力建设等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行业转型内在压力叠加经济大环境的变革。面临的就是资产端的极度内卷竞争以及息差下降问题。优质资产难获取、达到预期收益目标的难度更大。


外部约束条件下,对租赁公司自身发展提出了很大挑战。思考三个问题:


回租配多少额度?

有限的额度如何分配做到贡献最大的利润?

直租如何上量?


资源禀赋很大程度决定租赁公司可选择的路径。首先就是最关键的风险偏好。股东和管理层对风险的容忍度、对开拓新市场的决策速度、对风险逻辑的转换程度,是布局新赛道、新模式的助力或阻碍;其次是资金,在当前差异化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价格内卷对中小公司的冲击很大;最后是机制,新赛道、新模式要走下去,机制匹配是必要的,属地化就要配置团队,产融结合就要开拓合作,批量化就要强科技投入。一些公司转型走得慢问题可能就出在机制上。


第二部分。将从数据角度分析当前租赁行业的资产投向和结构调整。


这里呈现了四组数据。



一是统计了24家金租公司23年末2万亿融资租赁资产的行业分布。重点行业交通、电力、制造。租赁传统热门赛道。


二是统计了18家金租公司7300亿经营租赁资产。融资租赁公司除专业的飞机船舶租赁公司,经营租赁资产很少。集中在飞机、船舶、车辆、光伏领域。单家公司来看,飞机可达千亿,船舶最高800亿,光伏最大的做到300亿+,车辆百亿级别。


三是40家融资租赁公司2万亿租赁资产的行业分布。因为统计口径不一致,就做了粗略划分。前三大板块是能源电力环保、交通物流运输、市政民生公用。这里总共统计的近5万亿,占行业一半资产,显示的是存量状态。从行业动态来看,能源、制造、交通一直会是热门方向,新赛道、新模式既要挖掘新产业方向,也要从传统赛道深耕中创造新增长。


四是直租投放比例。因为数据比较难统计,选择了相对投放高的几家代表公司,分别代表了几种直租上量的方向——厂商直租、电站直租、飞机直租、设备直租。共同点是场景的闭环和设备的运营。从量上来看,最高年投放可达300亿,电力系公司可投百亿,设备类直租比较难。



结合行业结构,我们主要关注四类租赁物:航空器、船舶、车辆机械、中小微工业设备。租赁物及所在市场的具有明显特征,且已有租赁公司探索出成熟可实践的模式。


航空器。首先是运输飞机。最早专业化的市场,核心是租赁物本身的价值。客群范围相对狭窄固定,价格透明,门槛高,久期长,利润率低,同时资产交易市场已逐步形成。考虑商用飞机的门槛,现在大家开始关注低空经济市场,也就是通航直升机和无人机市场。是租赁关注的热门新兴产业之一。


船舶。周期性强,细分领域多,进入门槛相对低,也是这两年金租转型的重点方向,新入局的多。船舶不同市场要求的资本资源能力有差异,这意味着机会,但也要考虑风险,要有穿越周期的承受力和专业的资产配置能力。简单融资还是做投资运营,要做择机决策。


车辆机械。核心也是租赁物,链接的产业范围更广,客群更多样更分散,还有广大的C端市场。也就是存在客户的分层分级,进入门槛低,也能够批量做。目前展业模式主要是助贷,合规要求更高,租赁自己承担风险。这两年探索了车辆的委托运营模式,与资产运营商合作,租赁公司持有资产但将运营义务委托出去。至于零售自营模式,大多公司缺乏魄力、资源和机制,还是要依赖代理商,这就要求做好利益分配和合作管理了。


中小微工业装备,客户下沉是租赁应对转型的必要措施,对中小客户的竞争将更为激烈。三种形式,非标回租——依赖属地化营销;标准直租——需要切入场景营销,比如厂商销售、发电用电;一些公司开发了小额租产品,开拓线上流量和中介推荐营销方式,开放合作,流量出圈。


最后,分享我观察到的租赁行业产业转型的三种路径探索情况。


一是专业化,金租破局转型的必达条件。破局点在于三个要素:抓住设备核心、找到适租场景、开发标准产品。我们可以把SPV视为专业化推进的重要进度。按照当前监管允许的设立SPV范围,包括了上面列示的12类租赁物。


目前金租获批的9家专业子公司,只有飞机、船舶、农科设备。


场景来看,目前在物流运输、设备买租、光储充用电以及算力租赁领域,租赁公司做出了很多尝试。


至于产品开发,我认为需要达到的标准是集约化、制式化、标准化以及风控的模型化。目前来看,达到成熟条件的产业领域不多。



二是回归设备融资,专注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案例就是宏信建发。宏信建发的定位是设备综合运营服务,也做到了细分领域的第一。正在持续开拓多元场景、综合盈利以及设备出海。从收入构成来看,目前经营租赁服务、工程技术服务、平台服务比例已经是53%:31%:16%。值得注意的是,金租所处阶段是成为设备运营轻资产模式下的资金方。


三是深耕产业,为产业客户提供多元产品及服务。


案例是融和租赁。融和租赁定位为“能源生态系统集成商”。可以看一下融和系的图谱。融和科技做股权投资,融和租赁,还是租赁债权,融和电科,开发绿电交通场景,融和元储,储能产品研发和推广;启源芯动力,专注电池及充换电商业场景开发。从租赁到生态,融和租赁逐步形成新能源项目自主开发、建设、运营的一体化产业集成能力。


无论是新赛道还是新模式,对租赁公司的行研或者说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进入专业经营阶段,意味着租赁公司要有一个战略层面的业务纲领来指导转型,解决前面所说的禀赋、竞争和决策问题。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END


分享